坑仔內耆老話當年筆記
感謝蘇志仁老師做完整修飾。105年
一、行政、民代方面
日據時代坑仔內行政屬台中州彰化郡,早期番社有保正(里長),而坑仔內只有甲長(鄰長),戶籍每三戶互保,一人有事,三戶負連帶責任。坑仔內第一任里長林連波(官派),高等科畢業(初中),戴著代表身分的紅帽,當過教務主任,頗受人敬重,後創立太極恩主寺。第二任(民選里長)曹金德37年起至47年連任三屆;之後里長林進福47年起至50年連任二屆;陳金章50年起至64年任內逝世,補選由曹錦章接任至67年;陳健一67年起至87年連任五屆;曾福生87年至99年連任三屆;曹幸財99年起迄今(113年)擔任四屆。
林進福擔任彰化市民代表第四屆至第八屆連任五屆;林汪小英第九屆;曹永平十一屆至十三屆連任三屆;蔡瑞聰十二屆;林大傑、胡再和從十三屆迄今二十屆連任八屆 。
桃源里在十三屆有產生三位市民代表,成為美談。
在1930年代,坑仔內僅有五十戶左右,主要居住在北勢坑,依山傍水,姓氏以林、蔡、陳、曹、曾,形成聚落,南勢坑人口稀少,居民有以辦桌有名的坤培家族。
二、產業方面
坑仔內先民,來自福建長泰,當地多山,以種植山產為生,渡海來台,選擇了與故鄉環境類似的坑仔內,引進故鄉的果樹,賴以為生的水果,滿山遍野的李子、鳳梨、龍眼、楊桃,竹筍林,還有未開墾的相思樹林、雜樹林。李子產於春夏之際,品種主要是以肩挑到市場賣,做為生吃鮮食的桃接李、紅肉李,而酸度高的山連李則做蜜餞,先集貨以塩醃漬,再賣給蜜餞工廠,每年春天雪白的花海,結實纍纍的李樹,令人稱奇。自從台化公司在彰化市設廠,空污影響,李樹開花卻不結果,自此盛況不再。
夏季登場的有龍眼、鳯梨、竹筍。龍眼多是嫁接來自福建的福眼,果實大,汁多肉厚,大都食用鮮品,少數做成龍眼乾。
鳯梨產量大,初次採收果實大粒的,是市場常見的水果,次等的稱「格外」的,集中路旁由貨車運送到鳯梨公司做罐頭。
竹筍則以麻竹筍為多,綠竹筍比較少。麻竹竹稈高又粗,味道甘甜,纖維較粗,大多用來熱炒、燉煮,也可製成筍乾,麻竹葉是常用的粽葉。竹筍的採收時間距食用,愈接近愈鮮甜,因此凌晨12點多即上山,藉著電土火微弱的燈光尋找白天已預挖開沙土的竹筍,天色未亮,即出現在市場販賣,赤腳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,身挑重擔前行,山園大都在草仔埔,離住家或市場,一小時以上路程,相當辛苦。為何農民稱採收竹筍為「打筍仔」?或「割筍仔」?不妨從早期採竹筍的工具和動作來想像。
酸楊桃也是經濟作物,用來製作蜜餞和醃漬楊桃汁,曾經盛極一時,因醫學報導要慎重食用以免影響腎臟,而致一蹶不振。
零星種植的水果有桃、橄欖、釋迦、木瓜、紅柿、土芒果等,而大量種植的荔枝,在1970年代才成為主流的經濟作物。
這些果樹都是坑仔內最適合種植的作物,使在地人得以安身立命,但是時代的變遷,山產收穫已難以為生,而且非常辛苦,二十年次的曹老先生提及的往事,可為明證,當年化學肥料缺少,他要到處挑大肥(人的排遺)回來澆菜,遠及中庒、彰工、中山、彰商、兵營,過年時答謝屋主,有的以一人兩包新樂園香菸以為贈禮,要上山工作時,也是肩挑糞桶前往,其中辛苦難以想像,於是坑仔內人,紛紛棄置山園,走入工廠、城市,外鄉,昔時景觀頓時成為回憶。
1970年代以前,山農一年到頭都在山林中奔波忙碌,果樹施肥、採收、搬運、揀選、售賣,靠的是雙手雙腳,另一重要的收入是賣柴,在瓦斯替代前的年代,各種燃料中,最好用的柴火是相思柴,山頂人自用雜木,而相思仔柴用來換錢,在清晨的泥土路上,可見到成群擔著柴擔的男女老少,往城內進發,太平街是集散地。未開墾的原始林地,相思樹是最主要的樹種,自行繁衍長成,約手腕粗大時最適合當柴火,以單鋸鋸下。以置腰部後面「刀架」上的柴刀(台語柴鍥仔)去小枝葉,以麻繩或月桃葉鞘綁成綑肩扛回家,再以二人操作的雙鋸仔鋸成約一尺的段木,再用斧頭劈成半,利於燃燒,直徑大者,就須劈成四塊,然後整齊堆疊在所謂「擔甲」上,價格因木頭乾濕而異,由雙方以斤議價。而鋸下的雜木,火力不旺,不值錢,就自用了,細小枝條和茅草,用手捆成束,叫做草絪,做為柴火。
三、生活方面
食:以往三餐時分,可見家家戶戶裊裊炊煙,沒有外食這名詞,早餐以稀飯為主,配菜常見醃漬品,蔬菜來源也有自家所種和野菜,有的人家收集餿水養豬,豬養大,不能私宰,只能賣給豬販,豬皮蓋了紅色章,做為已徵屠宰稅的憑證,飼養雞、鴨、鵝,非常普遍,可見其到處遊走,可做為年節祭品,也補充平日魚肉之不足。1980年代,早餐店興起,接著餐飲蓬勃發展,交通便利,自行打理三餐的少了許多。
衣:1950年代之前,上山上學上街,幾乎人人赤腳,僅在重要日子才穿上鞋子,在1960年代塑膠拖鞋才漸漸取代木屐。學生都著制服,以卡其制服最多。
住:昔時常見住屋是土埆厝與竹管厝,屋頂用茅草或瓦片,富裕人家建紅磚瓦房,五間張型式為多,1959年八七水災後,改建代以紅磚,後又興起蓋鋼筋水泥之樓房。
行:1960年代,腳踏車(鐵馬)日漸普及,載運山產都以雙管鐵馬,減少付出體力和增加速度,改善甚多,在坑仔內機車非常稀少,昔時泥土路上滿佈石頭,在1964年水廠至輔導中心道路始舖上柏油,彰化客運也開始行駛車站至知母湖(今顏氏牧場)路線,交通便利邁了一大步。
育:1930年代,國民教育漸進普及,但基於生活貧困,忙於生計,仍有衆多失學者,大人無暇顧及也不知如何教育,因此孩童入學,多在外嬉遊,像林老師的自述。逃學、不寫習題、不會讀書,父親就打駡,父母也只盼小孩長大,上山下田幫忙農務,直到喜歡來山上走動,從事教職的五舅公勸說,才在南郭國小畢業後,再在校補習一年,接著考入彰化中學初中,就讀台中師範,成為在地出生的第一位教師,當年可是地方盛事。現在坑仔內許多人已受良好教育,在各行各業貢獻已力,成為社會菁英,已非當年可想像。
樂:早期盛行賣膏藥者行走各村里聚落,傍晚即敲鑼告知,表演各種技藝之後,即介紹膏藥或日常用品,生意不錯。在神明慶典,歌仔戲受到中老年人歡迎,而青少年則喜歡看布袋戲,尤其金光戲,每有演出,觀衆衆多,人山人海。
四、信仰方面
坑仔內民風純樸,單純的台灣民間信仰,禮拜神佛,祭祀祖先。坑仔內位於彰化市近郊八卦山麓,南郭坑溪上游,依山傍水,山清水秀,故多廟寺。歷史悠久的有土地公廟(八卦山福德祠),是早期居民的最主要的活動場所,舉凡每年酬神慶典,農曆四月初四聖侯公生日兼請媽祖的盛大祭祀、演戲,和秋季的謝平安,都在此舉行。
神明聖侯公來自福建長泰,香火隨坑仔內先民來台,早期輪流供奉在值年爐主家中,1979年信徒始集資興建供奉廟宇,名泰源宮,正巧符合,長泰、桃源兩地淵源流長之意。
八卦禪寺是里民初次接觸佛法的佛門聖地,原是一處私人的清修齋堂,名「福涵堂」,由雲林人楊金帶居士創立於1946年,次年楊得意居士繼任管理人,釋慧恩任住持,1983年慧靜(貴姑 永靖人)、依戒二位法師分任管理人及住持,在此修行齋姑亦披剃出家,1958年代,八卦山寺辦理各種講習班,為在地民衆授課,內容有佛學常識,國語、三字經、四書等,林老師就曾在此教國語,里民有此因緣,得以皈依佛法,讀書認字,明白事理,而里民亦樂當義工,發心護持,互動密切。八卦禪寺是一正信的佛教道場,開辦兒童夏令營、慈善會、中西醫診所,造福人群,廣為人知。慧靜師父為里民所熟悉敬仰,在1999年主持位於公園路的慧德精舍,2007年圓寂。
五、詩人賴和地景詩作「遊坑仔內」,可到了「一線天」?
遊坑仔內
賴和(1913)
路上春光各不同
迎人山色舞衣風
参差樹出晴嵐外
陸續羊歸夕照中
到處林栖皆鳥集
誰家籬下小桃紅
竹間縷縷炊煙起
一隻飛鳶落遠空
劉克襄老師由賴和先賢詩作「遊坑仔內」,而有與地質景觀「一線天」地理連結的想法,真是佩服,我是在地人,看了這首詩,而做一個可做參考的推測。
一、時間:1913年,他醫學校畢業前一年,可能在年假與同學杜聰明從台北徒步回彰化,過年時下午二點左右由住家市仔尾出發,五點多天黑前回到家。「路上春光各不同」、「陸續羊歸夕照中」。
二、路線:由今公園路,經自來水公司,沿北勢溪即龍涎北路,頂多到35號(再往前1000公尺即一線天),折返轉入桃源街,接公園路,又回到自來水公司,繞一圈,也很有可能以反時針方向繞一圈。
三、推測依據:
1.在彰化市郊的桃源里是光復後的行政名稱,自古以來都以坑仔內為地名。
2.龍涎北路依山傍水,是坑仔內最早的聚落,人口最多,祖先來自多山的福建長泰,信仰的神明聖侯公也迎奉來台,居民以曾、曹、陳、蔡、林姓為多。
3.公園路(139縣道)是村民出入主要通道,路邊的土地公廟,建立年代久遠,是村民信仰中心,繞一圈而回可能性大。
4.坑仔內多寺廟,計算有規模的約20間,八卦禪寺建立於1946年,算是最早期的,自來水廠的不老泉完成於1915年,可知賴和先賢,只是隨意逛逛,遊山玩水,地點不外聚落與土地公廟。
5.幼年時,有二位高齡女性長輩在山上各養了一大群羊,「陸續羊歸夕照中」,如果她們在中年即養羊,時間吻合。羊舍即在35號旁。
6.沿途房舍稀少,林木茂盛,鳥類甚多。「到處林栖皆鳥集」、「一隻飛鳶落遠空」。
7.清朝彰化詩人陳肇興(1831∼1866)東望山嶺溪流,即坑仔內,留有對聯,「磺行舒丹半壁嵯峨開陣筆,溪流映碧千層浩翰啟文明」。文人雅士皆喜山光水色,賴和先賢也是。
8.賴和先賢葬於彰化市第二公墓,在坑仔內後山,生前對坑仔內並不陌生。每年他生日5/28,許多文史人士會前往行禮致敬。
9.當年龍涎路(南勢坑)人煙稀少,桃源步道,無路可行,一線天,人跡罕至,賴和先賢,應該不會走這些路徑,但可以説,他已經走到「一線天」的入口處了。(1130605) |